吉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命里有985是啥感受532分被吉大提 [复制链接]

1#

考上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高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有些考生为了上名校不惜服从调剂,学冷门专业也在所不惜。没想到第一轮录取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时,却发现多所高校在高考大省出现断档。

年高考题比较灵活,很多考生直呼难度太大,但是目前来看高分数段考生人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分以下的考生根本不敢奢望,尤其是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本来竞争就比其他省份更加激烈。分以下的考生报考热门大学都要小心谨慎。

都说三分考七分报,分数不够技术来凑。如果考生和家长能够掌握*策信息,完全可以通过报考技巧,不浪费任何1分,尽最大可能选择好一点的高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每一届考生中都会有一些“幸运儿”,让其他考生羡慕不已。

“命里有”是啥感受?分被吉大提档,河南考生心态崩了

年高考报名人数又突破新高,尤其是河南省,以84.3万位居全国第一。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据统计文科有7%左右达到了一本线,理科一本达线率则约为23%。

河南一考生高考总分分,勉强超过一本最低录取分数线,按照这样的成绩,在当地根本不敢报考一本院校,就连二本院校的热门专业都不敢报考。于是该考生便另辟蹊径,想报考一个分数线高一些的一本院校,直接滑档走地方专项计划,有希望被河南师大录取。

虽然考生自己说高考志愿是“瞎报”的,但是仅限于本科一批,随便写了几所大学,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有被提档的可能。后面的专项计划和本科二批,才是他倾注大量心血认真填写的。

没想到造化弄人,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开始后,该考生惊奇地发现自己被吉林大学提档了。有网友爆料吉林大学的提档比例能高达:,也就是说计划录取每名学生,平均会提档位考生的,被录取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在河南省有希望分上吉林大学,堪称高考锦鲤,更何况考生还是“瞎填”的。网友直呼这真是命里有,才能体验到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考生本人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心态崩了。毕竟这样的捡漏事件是小概率的,若是没被录取,他连地方专项都上不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为啥高考大省会出现,高校大面积断档的情况?

吉林大学也是一所老牌大学,但是他和东北大学一样,受地理位置影响,除了本地考生认可以外,外地考生鲜有人报考,也不排除有些考生是冲着大学的光环而来。

去年吉大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分,还是冷门专业,难怪考生会选择吉大。没想到今年多所大学在河南都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自然会降分提档。据悉该考生并不是分数最低那一位,还有一位分的河南考生也被吉大提档了。

除了吉大以外,同济大学在河南招生也遇冷了。最低提档分数线下降到分,着实有些出乎意料。若说东北地区的高校出现断档,是因为位置比较偏远、气候寒冷,外地考生适应不了,那么为啥上海地区的多所高校报考情况也不理想呢?

很多考生猜测或许和“离沪潮”有关,越来越多的考生意识到去上海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不如新一线城市更受欢迎。高校录取相应排名段位的考生,选择了其他高校,而下一个段位的考生不敢报,就会出现断档。那些胆大的考生,就有了捡漏的机会。

上海地区的高校为啥集体在河南遇冷?

根据现阶段河南高考录取情况来看,教育资源丰富的上海院校中,除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外,其余各所和都出现严重断档。据某校招生办老师回应,与“离沪潮”关系不大,大概是因为受疫情影响,上海高校的招生老师,今年缺席了各地的高招会。

眼下各所高校的招生工作已经下沉到地方,家长有机会和招生老师面对面沟通招生情况。有了学校老师的回应,家长自然报考心里更有底。

而上海各所高校的招生老师集体缺席,自然就容易被考生家长所忽视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多所高校在河南断档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