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大到国家空间,小到城市、乡村和民宅空间,其发展形态有着潜移默化的秩序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其科学性角度出发,来分析空间形态设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运用方法。
1、室内空间形态概念与分类
1.1室内空间形态概念
室内空间形态是建筑设计针对不同室内空间进行协调搭配构思过程的研究对象。从几何学角度理解,空间形态就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视觉形象。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延续构成了线,线又在平面中构成了物象的轮廓,无数线与点的交织进而组成了面,在立体空间中不同位置的面相互组合而形成体,从一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就构成了我们所能捕捉到的空间形态。
1.2室内空间形态类型分类
室内空间形态一般可分4种(圆、三角、矩形、异形),具体意义上共分8种:
1)开敞型和封闭型空间。开敞型空间开放通透,倾向于没有界面限制,与外部空间的交流没有墙面、顶面等实体建筑平面阻隔,主张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和对内部空间容量感的向外延伸。例如通过落地窗充分的采光,又或设计开阔的阳台;封闭式则与其相反,空间中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都倾向于设置界面阻隔室内与室外的沟通,有些阻隔甚至还有静音功能,以保证室内主人的私密性。例如许多KTV内的包间设计。无论封闭还是开敞,都没有绝对的限度,只是更侧重于哪一方的区别,有时两种之间还可能达到某种平衡。
2)动态型和静止型空间。动态型空间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顺畅流通和有序连接,动态型空间并非本身全是活动的(如电梯间、机舱等),有时只是以过渡的静止形式而给人一种动态的感受。例如室内的走廊、过道空间,又或者具有动态联想意韵的装饰物等;静态空间则属于固定式的,界限明确,不会给人以动态感,点、线、面搭配协调而有序,整体感非常规整,更多时候处于每一个不同单元空间的尽头,没有过渡的意味。
3)虚拟型和虚幻型空间。这种空间感类似与写意画给人的感觉,空间的线条、轮廓、色彩都不是非常具象化的存在,给人的造型感受较弱,但给人的情景感却很突出。空间设计上,界面与界面之间的界限感被淡化,而单体界面对观察它的人所产生的印象感被强化。例如大面积的装饰画给人距离拉近的印象感,而小幅的画作则让人有与之相反的感觉,再者就是最典型的镜子效果,其反射内容的虚幻感让人会误以为那里并没有镜子,而是与主人身处空间连接的又一个空间。
4)凹入型和外凸型空间。这种空间的特点比较好理解,在形成界面形式中,有四个界面形成的凹面或凸面,也有两个或三个界面形成的凹面或凸面,有时甚至还有不规则形状的凹面或凸面。因为凹或凸面总是具有单向性质,其凹向某一方向,或凸向某一方向。凹面空间给人的直接感受是一个完整平面中或大或小的一部向外移动了一定距离,给人一种进入感。例如空间中陷入墙壁的壁柜,或是矩形空间成立体90°的拐角。凸面空间则与凹面空间相对,室内的凹面空间,延伸至室外就成了凸面,而室内凸面与凹面有时又是相伴相生的。
5)地台型与下沉型空间。如果将凸面与凹面作为上下左右纵向立面来观察的造型感受,那地台型和下沉型空间就是凹凸面空间在东南西北横向平面的上的反应。地台空间便是突出地面的那部分空间,在展厅空间中比较常见,而在家居室内中体现为楼梯的上升或下降空间,或者各种家居的摆放存在空间。
6)母子空间。即是为类似母子交流这种比较私密性的活动而设计的空间类型,其环境背景是一个统一的大空间,大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没有明显的空间阻隔,是公共性质的集体空间。为了在大空间中设置一定的半敞开半封闭式的小空间,就可以满足集体中部分个体的私密需求,进而促成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7)共享空间。这一空间形式是对传统固定形式的空间理念的一种突破。共享空间,其实就是在足够大的单一空间内,绕开传统规规矩矩的空间形态设计形式,综合运用各种空间于一体,而人们置身其中,所有小空间组成了一个大厅式的大空间。空间形态细节上有各种类型,但能实现秩序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使每一个小空间的美感融合到了一个大空间中。
8)交错型空间。这种空间形式最形象的代表源自城市的高架桥、地铁等三元交通网络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交错,但又互不影响,是对空间使用效率的极大提升。
2、不同空间形态的视觉感受差异
2.1室内空间不同界面的视觉感受差异
界面带来的视觉感受主要是从平面角度观察得来的,就像将不同风格、色彩、形式的平面图画呈现在人们面前,以不同内容和不同表现手法,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有些是对外形轮廓的真实反映,即写实地表现平面内的大小、方圆、高矮、长短、宽窄等视觉符号,让人对画面有一种直观的抽象感受。另一些则是对画面内容的修饰反映,即写意地表现平面内的美丑、浓淡、冷暖、喜乐等感情符号,让人对画面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主要的界面类型有三种:一是图案或图画,较大尺寸的墙面实物图案会给人距离拉近感,而若图画内容为风景主题,则又能起到界面延申感。二是材质、线条、纹路,石材的视觉感偏冷,木材的视觉感偏暖,线条和纹路的界面感则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三是界面内的色彩、质感,色彩选择直接影响视觉疲劳感,有些过于鲜明艳丽的颜色更容易引起人的警惕感。
2.2室内空间不同形态的视觉感受差异
人置身于室内空间之中,不再只是受到某个界面的支配影响,而是受到来自整个空间许多不同元素的综合影响,这种影响对人的心态、健康都有一定作用。室内空间形态千差万别,形态组合的差异性对人的影响也种类很多,本文从五种主要形态来分析其视觉效果差异:一是矩形室内空间,方方正正,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室内空间形式,既方便建筑的整体构造简单稳固,也方便室内装饰设计。方正之中自然规规矩矩,这种稳定性不言而喻。二是多边形室内空间,如金字塔形的室内空间,顶部高四周低,嫣然一副直冲云霄的意味,若是塔顶很低,则给人更多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例如帐篷给人的感觉一样。三是圆形空间,让人不由自主得就想往中间靠,这种形态给人的向心感很强。四是自由空间,没有固定形状,结构复杂而多样,给人很大的无拘无束之感,很多活动类型的大空间都使用这种空间形态,例如室内攀岩馆。五是异形空间,较第四种而言形态更加收缩,是许多建筑结构中无意为之的不太理想的结构造型,例如有些建筑室内的凸面称重柱,一面长长的墙面上突出一根柱子,很不协调。或是一些外形奇特优美而内部却形成了很多窄、低、暗的异形空间,给人很不协调感。
3、不同空间形态设计的组合应用分析
3.1借古代之形创新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部分都是矩形空间结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如今却被束之高阁,或是被风水学说传的玄而又玄。中国室内空间形态布局的发展早自周代之前就已经成熟,不然也不会到了周代创出《易经》这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易经》提到入门宜三见:红色的墙面或饰物;绿色的植物;高雅的画作。用现代的设计思想去理解,就是靠红色可烘托热闹喜庆的气氛,靠绿色可舒适人居的心情,靠高雅的画作可以渲染室内的风格,给人的感觉也优雅自然。而对屋内厨房、卧室、椅凳、屏风、镜子等元素,《易经》也给出相应的说明,其中迷信的因素也有部分,但从古代建筑室内空间形态布局的形式来看,其阴阳太极的哲学意味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确有着不一般的借鉴意义。
3.2以意象之形烘托空间形态的核心格局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目的是既要使居于其中的人感觉舒适、自然,又要实现所有空间应有的特定功能。室内空间形态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也使这种设计思想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多样。美的最优化体现才是室内空间形态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要在实现功用基础上凸显出室内空间形态的风格之美,就必须通过对形的合理组合搭配中塑造“传神”的气韵。例如通过室内墙壁的装饰画带动整个室内空间的气氛,以装饰画所透出的生命精神作为空间内的灵魂主题,其它所有空间形态的构造全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从而达到“以画镇宅”的目的。也可在空间内色彩、材料质感和线条元素的基础上,协调搭配出代表一定建筑形式风格的综合空间布局,使每一个小空间之间实现和谐过度,始终保证大空间中各种元素的井然有秩,这一过程就像将室内空间本身当做一处处精美的画作来悉心描绘。抓意象之形态,合理利用镜子的反光效果或陈设物、屏风的形态特色表现空间视觉效果也是一种重要方法。
3.3以变化之形优化空间形态的不协调性
室内空间形态结构中并非所有地方都是可塑性非常强的完型形态,有些区域的空间形态独立而突出,有些又分散而零碎,还有些形状很不规则,空间形态的形式也不像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固定的结构,而是呈现空间结构之内的不协调部位。这时就需要通过在原始形态之上增加修饰其他类似或不同形态,来达到局部整体空间形态协调一致的目的。而针对不同的异形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变化加以修饰改观:一是增加形的结构,增加形的结构就是在原有形的基础上,再仿制多个一样的形,使原来孤立唐突的形态变成了许多个一样的形错落有致、相互辉映的形态。二是增加形的功能,如前文提到的凹面形态在室内空间中的布局多少有些空洞,但在大凹面形态中布置床或在小凹面形态中布置装饰陈设,都可以使原来缺乏美感的凹面一下子焕发出生气。三是以新形淡化或替代旧形。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房屋建筑中所形成的固定的很不美观的形态中,即使对其修饰也无法达到美化的目的,最终只能通过用新的形态挡住它甚至覆盖它,来达到忽视这种不美观旧形的目的。
结语: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应针对空间形态的不同以及室内风格的不同,综合考虑形象美和意象美的统一,考虑室内空间主人对空间形态的审美诉求。在实际应用中,以现代设计理论思想为指导时,也不妨借鉴一些《易经》中的经典动静空间思想,站在哲学角度审视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方式方法,既要熟练运用现有的空间设计手法,也要寻求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使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美学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领域获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