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姜哥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三大基本元素。在《设计入门01丨不知道这一“点”,学再多技能也不会设计》中为大家介绍了点的理论知识及在设计中的用法,今天接着来说说第二个元素——「线」的使用。懂些设计理论,做图时才有思路,而不是只等待灵感。一、什么是线?点的运动轨迹就形成了线。平面设计中的线,比几何学中「线」的概念要广。线不仅有长度、宽度和位置,任何形状沿同一路径排列,都可以看成是线。与点类似,线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跟它一同出现的元素的形态及周围环境。一般来说,线越细,越像线;线越粗,越有「面」的感觉。按路径不同,线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按角度不同,线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按形态不同,线可以分为细线、粗线。不同形式的线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相同,我们来一一体会下。1、直线关键词:简单、直率、力量感直线给人简单、直接的感觉,常常与男性、力量相关。2、曲线关键词:流动感、张力、优雅与直线相反,曲线常常与女性、优美有关。3、折线关键词:动感、活力折线给人运动、跳脱的视觉感受,使用折线会让图片看起来更活泼、有表现力。4、水平线关键词:静止、安定、平和、寂静、疲劳同平静的水面一样,水平线能让人感受到宁静、平和。5、垂直线关键词:严肃、庄重、宏伟垂线会让人联想到向上生长的树木,有肃穆、庄严之感。6、斜线关键词:动感、活力、坠落感同折线类似,斜线看起来有动感,视线从上往下就会有坠落感。7、细线关键词:灵动、秀气细线给人轻盈、灵动的感觉。8、粗线关键词:力量、笨重相反,粗线会显得笨重迟钝。二、线在图片中的作用1、分割作用线的分割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割线」的使用。在图像中加入分割线,可以用来呈现拼接、撞色的效果,使图像更有设计感。在文字中加入分割线,可以使相邻的文字区分开,不至于混成一片。分割线的形式也不局限于粗细不同的直线、曲线,在设计中,也可将一排文字或图标作为分割线,突出设计感。2、连接、引导视线的作用用线将各个独立的元素串联起来,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同时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元素变得有次序,图片的整体性更强。3、填充作用线作为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本身就有占据空间的性质,用在设计中就是填充的作用。我把线的填充分为两种,一种是装饰性填充,用于图片留白比较多时,用一些装饰线条来增加美感;另一种是功能性填充,比如下图中的线,通过填充形成了河流的形象。4、强调作用线的强调作用有很多表现方法,比如用下划线、线框、背景颜色条……或者像下图这样,描绘主题字的边缘轮廓。目的只有一个:突出关键信息,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三、线在设计中可以怎么用?1、线作为主体当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时,可以使用线条可以作为整个海报或图片的主体。此时,线条的排列很重要,且要与主题贴合。下图的海报中,四种方向的线条组合排列,正好与主题「旋律」相衬托。2、线作为底纹当背景比较空时,可以选择用线条作为背景填充,使画面看起来更饱满丰富。在使用时形式并不是固定的,比如下图中的线,既有作为背景的部分,又有作为前景的部分。3、改变线条的曲直文字也可以看成是线,把文字进行变形处理,运用曲线和直线的对比,可以改善文字太多导致的呆板、沉闷感。4、改变线条的粗细粗细线条的混合使用,不仅能对不同内容进行划分,更可以强调主次,突出重点。5、改变线的方向不同方向的线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线条带来的单调感。像下图中的例子,运用不同方向的线,再配合线的粗细的变化,产生了由远到近的立体效果,并把视线汇聚到主题文字上。6、线的分割运用线的分割功能,使所有元素看起来更有秩序感。用于文字排版时,也会使信息更清晰地传达。7、线的连接用线条连接两个元素,使二者产生逻辑或顺序上的联系。这一形式也常常用在标注中,用来解释说明某个元素的具体信息。8、线的强调给图片的文字标题或其他重要信息加上下划线,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用线框来强调重要元素。写在最后:当我们拿到一张图,分析其中的线的作用时,会发现单个线的作用可能并不是单一的,一条线可以既起到分割的作用,又起到强调的作用。同理,我们在设计一张图片时,也不必拘泥于线的单个用法,不同用法的混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