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民国四公子rdquo张 [复制链接]

1#

长沙博物馆1月底展出“南张北溥——张大千、溥心畬早期书画特展”,很多观众在观赏“南张北溥——张大千、溥心畬早期书画特展”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吉林省博物院收藏了这么多张大千、溥心畬的作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个人——张伯驹。

张伯驹是谁?

张伯驹(—年),字家骐,因收藏隋展子虔《游春图》,自号游春主人,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张镇芳曾任直隶总督,民国四大银行之一的盐业银业董事长。张伯驹同张学良、袁克文、溥侗被誉为“民国四公子”。所谓“公子”之说,并不单指他们出身名门,是因他们风流倜傥、才情洋溢、个性卓绝、洒脱不拘而天下有名。

张伯驹的“公子”之称,名至实归。他是一个集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鉴藏家、戏剧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张伯驹题记宋鸲鹆图长沙博物馆藏

有人评价张伯驹:他有“掐尖”的收藏眼光和心态,厉害的藏品是一件顶好几百件。像《上阳台帖》《平复帖》,都是赫赫有名的“巨迹”,这种级别的藏品在世界上也就那么几件。

唐李白草书《上阳台帖》卷

张伯驹与吉林省博物院

得宋振庭支持

年,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邀请张伯驹潘素夫妇来吉林工作。年5月,张伯驹在长春被任命为吉林省博物馆第一副馆长(未设正职),他用超凡的鉴定眼力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吉林省文博事业、尤其是吉林省博物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伯驹收到宋振庭的电报

培养业务骨干

在宋振庭部长的全力支持下,张伯驹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先是申请调进一批高校毕业生进博物馆,为他们介绍必读书目,组织召开学术年会,开启了吉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之先河。

年张伯驹在吉林省博物馆学术年会上作首场学术报告时情景

建立馆藏书画体系

张伯驹带领书画小组成员去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书画市场搜寻、征集中国历代书画及文物,尤其对因战乱等原因散落在各地的原清宫书画作品,十分留意。据统计,从年到年,吉林省博物馆共征集历代书画多件。

张大千荷花鹡鸰图局部

捐赠珍贵文物

年,张伯驹主持筹备编辑《吉林省博物馆书画集》。在编辑过程中,由于所藏书画作品年代不连贯且缺少精品。为使吉林省博物馆的书画收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张伯驹夫妇把仅存不多的书画收藏品无偿捐赠出来。

张伯驹先生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院最后一件珍贵的古代书画作品是宋杨婕妤《百花图卷》。这是我国已知现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的作品,此长卷是为宋理宗谢皇后祝寿所作,画面工笔设色,共17段,曾被历代宫廷和大收藏家视为绝代珍品。

《百花图卷》局部

年,82岁高龄的张伯驹为吉林省博物馆画了《梅花图》《兰花图》并书写四首七言对联。为纪念张伯驹对吉林省博物院作出的巨大贡献,吉林省博物院在一楼专门开辟“张伯驹馆”向这位传统文化的守卫者致敬。

张伯驹与“南张北溥”

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从收藏家到博物馆工作人员,虽然时代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他在书画鉴藏的眼光依然是独到而超前。

溥心畬携杖出游图局部

20世纪30年代“南张北溥”名声响遍全中国,孙立平和张伯驹先生认为他们画得非常好,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于是从全国各地征集了“南张北溥”的许多书画作品。

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南张北溥——张大千、溥心畬早期书画特展”中,64件张大千、溥心畬早期作品,大部分就是经先生之手征集而来的。

来源:博物馆中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