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时间与空间
TUhjnbcbe - 2023/4/8 20:56:00
国际空间站

大家对时间的认识就像流水一样,永不停息,周而复始,无始无终的一件虚无缥缈的东西。

其实时间只是人类赋予大自然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把时间作为一个与空间相对独立的概念,与位置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时空世界,然而真正的时间却是自然的变化和规律决定了的,如果没有时间概念,我们也会用其他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先后,快慢,昨天与明天,过去与将来的时间问题,只不过,有了时间的概念,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先后,快慢的差距大小。例如田径比赛,上班下班,列车出发等,都需要精确的时间概念加以限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条理和规则,更有标准和规范。因此时间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

然而我对时间的认识却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时间与空间应该是同一种概念的东西。时间与位置空间一样,都是准确界定某种事物的标准。位置空间能确定事物的准确位置,时间能确定事物在某个时刻的某种状态,而且时间的概念又具体量化成很多不同的术语。如年、月、日、时、分、秒等,有了这些单位,才能准确刻画事物的状态,因此时间与事物的状态空间是紧密联系的。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轨迹由空间决定,运动变化快慢由时间决定,两者结合才能准确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两者在事物中起到的作用是等同的,没有主次和先后次序之分。

对于抽象的时间概念,我们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它的特性了。用空间的思维分析时间,知道它是一个确定的量。时间可以是一维的,用一根数轴表示时间,时间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后面的时间总是大于前面的时间,时间没有起点和终点。这样我们就把时间看成是线性的量。例如描述速度的图像,就可以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用直线或曲线的斜率表示速度了。

时间也可以是二维的。前面说过,时间只是人类赋予自然的一个抽象概念而已。古代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季节更替。殊不知,时间的定位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也在发生变化,这与太阳系内恒星的周期变化有关。在远古时代,一年的天数并不是现在的三百六十几天,而是有四百多天的情况,随着自然运行的变化,现在只有三百多天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可能一年就只有两百多天的结果。而且每天的时间也并非都是二十四小时,这也与地球自转和太阳公转有关,因此,一个维度是时间的向前推移,另一个维度是时间自身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时间自身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空间。

当然时间也可以是三维的。描述时间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年月日和时分秒。如果把年看成是一根轴,则时就是围绕这根轴的一个圈,不过这个圈不是封闭的,而是逐渐上升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柱坐标的模型。因为年有公元前后,就像坐标有正负一样,但它是不会重复,而时这个单位是每天都会重复出现的,也就是说,当时刻绕着“年柱”旋转一周时,就称为一天,这样让时刻不断循环,而且逐渐上升,每三十层左右为一月,三百六十多层为一年,这样就是时间的三维模型了。

其实时间只是我们生活空间的一种空间,整个自然界都是由若干个空间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如位置空间,质量空间,状态空间,频率空间等等,它们其实都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这还有待我们去考究和推敲,或拓宽拓展我们的空间思维,更多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