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社区规划师华志涛让家门口小变化串起大幸
TUhjnbcbe - 2023/5/12 21:42:00

“华工,春节回老家过年吗?”“不回了,在珠海过。”1月16日,华志涛走在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南村社区,社区居民都亲切地叫他“华工”。

相较于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的职业身份,南村社区的居民更熟悉华志涛的另一个身份——社区规划师。

自年起,华志涛常年义务服务社区,参与到社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工作中。年,梅华街道成立“华工工作室”,华志涛先后为敬业、翠褔、悦城、红山等社区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和环境微改造项目提供设计方案,为居民推动楼本体改造和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答疑解惑。

在华志涛等社区规划师的支持下,梅华街道建成了一批包括共享阅览室、加装电梯、公共空间改造、楼道翻新等惠民项目,家门口的小变化串起“大幸福”。年底,华志涛被评为“珠海好人”。

华志涛(右三)在与社区居民讨论。

从小区改造到小区治理

近年来,珠海在民生领域财*投入持续增长,一批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让居民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在香洲区梅华街道,许多惠民项目都离不开社区规划师这一角色。

何为社区规划师?社区规划师着眼于社区,以规划专业技能为辅助,带动居民共同参与空间改造,在此过程中,协助社区建立起长效有序的议事协商机制。许多社区规划师本身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情况最为了解,华志涛便是其中一员。

“多亏了华工,给我们出了很多好点子,我们楼栋才变得这么漂亮!”1月16日15时,新城市中心广场8栋楼长关华容正忙着在一楼挂灯笼。走进8栋入户大堂,崭新的墙面、楼梯和扶手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亮堂,完全不像是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在改造前,我们楼栋的大堂堆满了杂物,屋顶的天台也是破破烂烂,很多居民想搬走却不舍得。”关华容告诉记者,华志涛作为社区规划师,全程参与了新城市中心广场8栋的改造设计,包括入户大堂改造、楼道翻新、楼顶天台改造等。如今,改造后的楼栋焕然一新,居民们喜笑颜开。

华志涛在新城市中心广场8栋的“天空农庄”。

众多变化中,楼顶天台的变化最为喜人。曾经老化漏水的天台变身为“天空农庄”,绿油油的菜地和草皮为这个老旧小区增添了一抹绿意,剩余空间则作为本栋居民的晾晒和休憩空间。

“楼栋改造需要征求该楼栋全体业主的意见,社区规划师不仅要提供技术支持,也要引导居民参与讨论。”华志涛介绍,8栋的“天空农庄”建成后,该楼栋形成了新的公约,如一个业主家庭只能认领一个地块、认领期间要精心维护、要用无臭无味的固体有机肥料等,有效推动了居民自治。

“大家一提到社区规划师,第一反应是技术层面,其实我们更多是从治理层面入手。”华志涛说。

自年起,华志涛便义务服务社区,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到社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工作中。同时,他也是南村社区和新城市中心广场小区的议事代表,探索将议事协商制度融入到小区治理中。

良好的制度运营为小区治理打下了基础。年以来,新城市中心广场小区利用公共资金91.6万、撬动*府出资88.4万元、筹集居民资金.5万元,完成了小区楼本体和公共设施、微环境改造,进一步带动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在南村社区范围内,有一条市*道路志威路,该路段位于学校周边,是附近学生必经路段。改造前,道路边的绿化带占据了大部分面积,导致行人和自行车道拥挤不堪、宽度不到2米,不少社区居民对此颇有怨言。

年,南村社区启动“民生微实事”项目“志威路上——儿童安全守护计划”,解决该路段安全隐患与环境卫生问题。华志涛利用专业技术,通过前期调研和调动居民参与,将这条普通道路设计成既满足居民日常行走需要,又能提供休憩场所的线性空间。

“当时我们也有线上线下征求居民意见,有些居民反映这条路上没有地方可以遮风避雨,有些居民认为应该展示出社区的文化,对此我们也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华志涛说。

如今,志威路上设立了一处彩虹长廊,不仅和不远处的彩绘墙交相辉映,也为居民提供了休憩空间。长廊里展示出附近中学的摄影作品,更突显出该路段的校园气息。

改造后的志威路。

华志涛介绍,南村社区还在持续推动志威路的改造,“比如在闲置地增添桌椅,让附近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写写作业、做做游戏,增加一些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议都来自社区里的“小管家”。

年11月,南村社区举办儿童议事会儿童代表首次见面会。社区规划师们就志威路的规划设计,引导孩子们参与讨论,让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些孩子比你想象的更有想法、更有创意!”华志涛说。据悉,南村社区希望通过借助儿童议事会这一平台,为辖区儿童提供平等对话的机会,赋予儿童主人翁的角色,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社区空间改造及日常事务,助力珠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挖掘“社区能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是梅华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的亮点。年,在梅华街道的统筹支持下,“华工工作室”正式成立。

工作室成立后,华志涛便经常行动在各个社区,先后为敬业、翠褔、悦城、红山等社区开展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和环境微改造项目提供设计方案,为居民推动楼本体改造和老旧环境提升答疑解惑。

在不同角色间切换,华志涛认为自己本质上只是一个社区居民,在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社区本身就是个大家庭,人人都可以为美好家园出一分力。”

南方日报记者蒋欣陈

蒋欣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区规划师华志涛让家门口小变化串起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