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程是文化城市建设的大手笔
TUhjnbcbe - 2020/6/28 11:38:00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程是文化、城市建设的大手笔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 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成立大遗址保护特区,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从2012年 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并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特区建设的启动项目。


2015年汉长安城已投资2500万元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申 遗,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年底,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 园又被列入全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汉长安城遗址文化景区项目概念规划编制完成,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也已开工建设。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汉长安城内的申遗区提升有序推进。2015年,汉长安城已经先后投资2500万元,补栽大树1.9万多棵;完成了5处游客 服务中心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招投标;安门大街、直城门大街及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正在完善,南护城河水系恢复工程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直城门遗址博物馆建设已启 动实施。了解到,整个汉长安城内都将最大范围地进行绿化。在《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中,汉长安城内规划了16.2平方公里的绿化 种植面积,再加上种植各类农作物的土地,绿化面积可达到30.35平方公里。


市社科院巡视员、研究员李骊明认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程是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大手笔,是“国家背景,城市行动”的典型工程。只有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程放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彰显华夏文明基地的语境中才可以讨论其功能和作用。


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和谐共生


“申遗成功以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全国的关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多次来到特区采访,一天接待两三次采访都是常事。”在近日的采访中,特区管委会综 合办主任毛新亮兴奋地告诉。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仅报道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的国家级媒体就有中央电视台及《人民》《经济日 报》《光明》等,特区接待各类调研、考察、交流近200次。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作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三年来,西安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在群众安置、遗址申遗、文物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今,汉长安城遗址区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和展示、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下一步还将面临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题,必须坚持创新,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持续做好遗址保护,促进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要创新文物保护展示方式,让市民和游客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 彰显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和千年古都特色。要优化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入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加快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引进 特色产业项目,打造文化品牌,让市民共享遗址保护成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物保护社会认知与公众参与,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文物保护、珍爱文物资源的浓厚 氛围,让守护古迹遗址从一种小众情怀延展为全民关注的大气候,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遗址,感知历史,感受人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程是文化城市建设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