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居民存款搬家投向理财产品
TUhjnbcbe - 2020/8/8 9:45:00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

居民存款“搬家”投向理财产品


居民存款 搬家 投向理财产品4月份储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一改此前持续增加的状态


CPI处于5%以上的高位,使得银行存款负利率高达2个百分点,老百姓开始忙着将存款搬家。可是,如今楼市成交萎缩,股市也低迷,被负利率逼出笼的居民存款,到底逃向了哪里呢?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存款缩水主要与在加息预期下个人将一部分储蓄转入理财产品有关,各种债券类理财产品和民间融资已成为新的吸金石。


数据显示居民存款骤减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储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一改此前持续增加的现象。跑不赢CPI就被CPI吞噬,在CPI破五成为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时,人们的理财方向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对银行存款不离不弃,到用 给银行存款投票。


一季度,尽管存款的实际负利率不断扩大,但据央行公布的数据,1 3月,储户存款分别增加1.42万亿元、2401亿元和1.01万亿元,一季度储户存款累计增加2.67万亿元,占了当季新增人民币存款的67%。


然而步入4月份,情况却发生重大转变。央行数据显示,储户存款猛然减少4678亿元,环比少增1.4778万亿元。从各地的情况看,截至4月末,北京人民币存款余额66844.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5%,增速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大连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减少了34.5亿元;广东各项存款中,本外币单位存款减少148亿元,同比少增664亿元;本外币个人存款减少590亿元,同比少增731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402亿元,同比少增1277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2亿美元,同比少增6.3亿美元。显然,居民已经开始对存款进行了大举搬家的行动。


理财产品成最大流向


通胀处于5%以上的高位,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3.25%,实际利率为负的严峻形势是存款搬家的根本原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委分析称,储户存款可能受理财的影响,居民购买表外理财产品,造成资金由表内居民存款转化为表外理财,并不意味着整体流动性的紧张。


可是,在存款出笼进行投资理财的同时,国内楼市成交萎缩,股市低迷,存款搬到了哪里,耐人寻味。


据粗略估计,今年4月份,基金、银行、券商、信托等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或吸纳了超万亿资金。其中撬动存款的最大杠杆应属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普益财富银行理财数据库显示,2011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已达3691款,发行规模约为4.17万亿人民币。4月,65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323款个人理财产品。由于发行款数较一季度平均每月1230款的规模有所放大,估计发行规模超万亿元。


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成为储蓄出笼后的新选择之一。专家分析,当前正当复苏中的中小企业资金饥渴之时,却遇到银行信贷紧缩,无钱可贷,部分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转向民间融资或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存款。


此种现象从4月新发信托产品的结构上得窥一斑。好买基金数据显示,4月新募信托资金投向工商企业的数量占比最大,占比30.58%的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资金是投向工商企业。而从资金募集总量来看,投资于房地产的信托资金量巨大,4月30只信托产品的153.46亿元资金都是投向房地产。


吸引储蓄回流成最大考验


对此,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幅大幅下降,住户存款出现近4700亿元的绝对数下降,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不能不小觑 助推了通胀的货币因素、货币基础。货币因素推高通胀的贷款投放渠道被调控住了,但还有两个因素难以控制。一个是外汇储备增加造成的人民币被动投放,另一个就是负利率驱赶下储蓄从银行流出、流向市场,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对物价的冲击、对各种投资品的冲击。


深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表示,如果一边长期负利率,另一边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话,肯定会使得储蓄从金融调控的大笼子里流出,进而使得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也渐渐失去作用。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发生了 4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加8325亿元,等于8325亿元流动性没有进入金融笼子里;住户存款减少4678亿元,等于向市场投放了4678亿元流动性。这与外汇储备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叠加在一起,将大大推高通胀的货币因素。


不少专家认为,存款增幅骤减,住户存款绝对额下降,使得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被大大削弱。如何从利益上吸引流出的存款回到金融笼子里,同时又能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保持适宜的融资环境,委实是个大难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居民存款搬家投向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