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首轮验收工作即将拉开帷幕,各个高校非常重视“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校长、党委书记齐上阵,甚至全校总动员,只为能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好的成绩,吉林大学也不例外。
进入八月以来,吉林大学为双一流建设召开了多次会议,最近一次是,“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吉林大学邀请校内外的26名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深学者、高教领域管理专家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出席论证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
出席论证会的两院院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龚新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员毛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守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林君。
其他专家学者有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吉才,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哲学院教授王南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小君,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孙长智,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邹广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考古学院教授林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学院教授张福贵,吉林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张汉壮,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副校长郑伟涛、赵国庆、边铁、蔡立东、赵宏伟等学校领导一并出席论证会,
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专家学者审阅自评材料并提出建议
与会专家听取了汇报,审阅了自评材料,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问询。专家组认为,吉林大学在“双一流”周期建设中,以推动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东北振兴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大学文化与制度建设等方面,目标清晰、举措有力,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总结报告对标建设任务目标,围绕核心要素全面反映了学校建设情况,学校“双一流”建设与总体方案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社会贡献度大。
专家组建议学校进一步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聚焦一流目标,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学科生态,建强学科高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推进学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吉林大学校方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吉林大学虽然是双一流A类高校,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11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A-学科9个,A学科2个,没有A+学科,A类学科总数和A+学科数量在综合类高校中偏少。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表示,吉林大学始终把“双一流”建设工作作为战略重点,学校将以本次论证会为契机,整体展示学科发展的建设成效、精准聚焦学科发展的短板不足、全面反映学科发展的真实样态,摸清家底、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仔细消化、全面吸收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理清学科发展思路、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