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北京经开区企业星河动力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一颗卫星载荷送入千米太阳同步轨道。原本高大上的在太空部署卫星活动,在北京经开区开始变得很平常,实际上,我国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就是由区内的企业研发完成的。
那么
作为普通民众
该如何拥有一颗自己的卫星呢?
记者日前采访到了区内卫星企业
零重空间公司董事长兰利东
他详细介绍了“放卫星”的流程
根据个人需求设计卫星用途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对这一概念,媒体普遍这样表述:“我国首颗商业化运作卫星吉林一号成功上天,拉开中国商业航天元年的大幕。”
实际上,“吉林一号”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卫星行业传统国企独大的格局,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其中最具价值的贡献就是:降低了卫星研制的成本,使卫星价格大幅下降;打破了卫星数据产品市场国企垄断的局面,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形成。
在兰利东看来,这些现象说明发射私人卫星具备了全部的条件。
普通民众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卫星都有哪些步骤呢?兰利东说,首先你期望这颗卫星要实现哪些功能。
我国第一个私人卫星拥有者冯仑对自己要发射的卫星提出了大致明确的诉求,他希望这颗卫星要能跟手机互动,通过手机能看到月球,看到太空。“之所以要跟手机互动,是因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高。如果与手机连接,肯定不愁商业模式。”
兰利东说,目前的技术水平,普通民众发射卫星可以进行做实验、开展验证,或者冠名凸显商业价值都可以。当然,如果定制整星也是可以的,完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
据了解,零重空间实现了提供卫星核心部件的研发、可以提供科学实验的搭载、可以实现冠名做商业推广、可以为学生进行卫星相关课程的开发及落地、可以提供遥感卫星数据服务。
基于技术团队过去的经验,兰利东说,零重空间具备了立方星中几乎所有组部件与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包括星载计算机、电源管理、载荷管理、姿态控制、通讯系统(测控、数传、星间通讯)等一系列方案。在姿态控制领域,零重空间将提供更为先进的电推方案,能有效降低卫星负重,并大大提升发射与运行时的安全性。而在通讯系统方案中,考虑到星座组网的逐渐普及,零重空间还添加了星间通讯功能。
当然了,私人卫星最后能实现什么功能需要用户自己提出来,并由研发机构来共同实现,只要敢想,放卫星将不再是梦想。
6个月实现卫星在轨运行对于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