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天下宣传广告
年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方案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
年2月4日
为鉴定、评价新育成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为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安排本试验。
01
试验组别
根据我省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设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和高密等6个熟期7组试验。
02
试验方法
(一)区域试验
1.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5米行长、4行区,3次重复,四周设4行以上的保护行。
2.收获时间。极早熟组、早熟组、中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高密组对照成熟后第2天全部收获,晚熟组对照品种成熟时所有品种全部收获。同步测量收获含水量。
3.收获鲜穗。将靠过道的前3株剔除,余下的植株按小区全部称果穗鲜重。
4.果穗取样。每个品种应分别取三次重复的样品果穗,每次重复的样品果穗必须严格按“收获穗数的平均穗重×10”的重量来取出10个果穗带回风干。
5.产量测定。样品果穗风干后脱粒称重并测含水量,每个品种产量按三次重复的样品果穗平均重量计算,并折成14%标准水分。
(二)生产试验
1.试验设计。间比法设计,田间排列每2个对照品种之间最多排列6个参试品种,每一排列首、末端必须是对照品种,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平方米(一般8行以上,至少6行),四周设4行以上的保护行。
2.收获时间。极早熟组、早熟组、中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高密组对照成熟后第2天全部收获,晚熟组对照品种成熟时所有品种全部收获。
3.收获鲜穗。将每个品种的两个边行去掉,并将靠过道的前5株剔除,余下的植株全部称果穗鲜重。
4.果穗取样。每个品种的样品果穗必须严格按“收获穗数的平均穗重×30”的重量来取出30个有代表性果穗带回风干。
5.产量测定。样品果穗风干后,脱粒称重、测含水量,计算产量并折算成14%标准水分。产量比较时各参试品种以其前后两个对照产量的平均数作为各自的对照标准。
03
对照品种及种植密度
极早熟组: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75万株,参试品种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0万株。
早熟组: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75万株,参试品种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0万株。
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吉单27,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5.25万株,参试品种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0万株。
中熟组、中晚熟组:对照品种先玉,对照及参试品种种植密度均为公顷保苗6.0万株。
晚熟组:对照品种郑单,对照及参试品种种植密度均为公顷保苗6.0万株。
高密组:对照品种先玉,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6.0万株,参试品种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7.0万株。
对照品种种子统一提供。
04
试验要求
(一)承试单位
1.试验种子领取时间。各承试单位请于4月1~2日准时派人到省农科院玉米所取回试验用种,提前或过期来人取种子均不受理。
2.试验用地及田间作业、管理要求。选择中上等肥力水平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水平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作业和测定要在一日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日内完成。各承试单位一律不得对参试品种种子进行包衣等任何药剂处理(可酌情防治地下害虫),对田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或倒伏等不可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和人工扶起。禁止使用苗后除草剂。
3.联合测产。承试单位必须同时邀请不少于2个申请者代表参与区域试验的全部或部分品种收获测产,测产数据(见附件1)由试验技术人员、试验承担单位负责人和申请者代表共同签字确认,连同年度试验总结一同提交到省种子管理总站。
4.项目调查及总结上报。按照“年吉林省玉米品种试验总结报表”做好性状调查、记载并撰写试验总结(报表格式由主持单位下发),11月1日前将年度试验总结分别报到以下三个单位:
(1)试验组织单位。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长春市自由大路号,邮编133,栾奕收;邮箱:cc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