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MAY
记录生活
历史的周庄
文/子戈诵读/空谷幽兰
周庄可谓久仰大名,贯耳欲聋。但真正见到它,还是有点激动。小桥流水,典雅秀丽;河埠廊坊,如梦如幻;深宅大院,古朴幽静;重脊高檐,古色古香。难怪那么多人被它倾倒,为它抒怀。
走进周庄,我也情不自禁想赞美它几句。但“前人之述备矣”,无从着落。然忽听耳边有人议论:“周庄商业味太浓。”这与来前许多朋友说周庄现代味浓的说法相近,似乎周庄早已不是原滋原味了的“真货”了,不值得一看了。这倒让我茅塞顿开,想就此为周庄说几句公平话。
周庄是历史的周庄。虽然他始建于北宋,也许唐代就有雏形。但周庄绝不属于那个固定的时代。它是一代代人的杰作。不是吗?那古院回廊,不可能就是原滋原味的建筑,肯定经过历代人的修缮,才能保留至今;那深宅老屋,也不可能是“处女”,肯定历代有人“光顾”,才能走到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庄,应是饱蘸了历代人的汗水和心血的古朴秀美的水乡。
何止一个水乡,那金碧辉煌的故宫,那蜿蜒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不都如此吗?故宫的雕栏玉砌,凝聚的是几代工匠的精华,至今也在经常修缮?,长城的一砖一跺,是历代人搭建起了的,至今也在不断修复。真正原滋原味的建筑不可能有,有了也是废墟。我们容忍故宫长城,怎么就不能理解周庄呢?
今日的周庄,确实充满了商业气息。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朝气蓬勃。我想历史的周庄一定比今天还热闹,它才会发展。看到人头攒动的周庄,会让人想到“清明上河图”。再则没有今天的商业气息,也无钱保护周庄。目前进周庄的门票是元人们币。如果一天有一万人游览,那么一天就有万元可用于周庄的修缮。这和它因商业气息浓造成的损失比,肯定是“顺差”的。另则周庄除了几个高门大户和庙宇之外,建筑还大都属于个人所有。这些门户靠做生意挣了钱,还是用于保护古建筑,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活”的周庄。这何乐而不为呢?这反倒是比在别处看到的把住户迁出去的古城古镇好。
今日的周庄,是在不断修缮,不断扩大。但我们徜徉在石板路上,仍然能倾听到古人的足音;我们坐在摇橹的小木船上,仍然能嗅到千年的馨香。为了后人能像我们一样能大饱眼福,我们必须和前人一样不断修缮周庄。后人看到的周庄,是唐代的,是宋代的,是明代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因为周庄是历史的,这历史就如周庄的河,它从远古流过来,带来了历代的泥沙,流动着千年的涟漪,人们无法把它分成几段。
李哉。男,大学毕业,中教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通化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二道江区作协副主席。QQ名,子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