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抢房氛围愈演愈烈,45城先后限购。深圳在深八条后显得尤为理智,本月的成交均以70-90平、单价4-5万、总价-万的刚需为主(据说南京3房都这个价了)。果然,深圳现在的成交实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目标。(但为什么不说,可能是投资客在抄底呢?)
这个月,畅销楼盘的特点是:布吉、碧海、学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3月深圳二手房成交的统计报告:
跟去年比,布吉置业者明显上了一个档次。开始从龙珠换可园了。现在入场的都是聪明人,较低的单价入手成熟片区的宜居大盘,生活为主。
罗湖成明显成交主力,刚需和抄底投资客都是冲着性价比去的啊。
没有万以下的,难买万以上的。深圳就把2-5百万的房源锁定了。搞得中介还说,房都快卖没了。
听说北京5环9万,告诉你,深圳二环还有3万,比如布吉。福田都有5、6万的,这个城市你真不能说他太贵。
既然总价和单价都有限,当然2-3房是主流。
面积也就守恒在50-90平米。可见当年90-70(70%的房子要小于90平米)的*策是极具前瞻性。
其实,做了一年的房地产大数据跟踪,爱home一直帮刚需验证这个理:房子是用来住的。普通家庭能住的房子,就是量价走势都会很好的房子。比如,交通方便的、有小区的2-3房、90平米以下。
因为能住,所以也有投资价值,比较需求量大。
但是,虽然豪宅在量上不占优,但年5月份以后,豪宅表现是比普通住宅好点。尤其是华侨城和红树湾,价格小幅补涨、走量速度很快。毕竟,对于有钱的普通人来说,7万左右的区位中心的豪宅也是安全线啊。你到北京上海找个城区里的7万单价的豪宅来看看。。。
所以,房地产置业和投资,就是个世俗的价值观的妥协:
面向俗人,自然增值!
爱home每周统计各区最低房源列表(当前同一楼盘及户型放盘最低单价房源),还有更多成交数据、片区数据,如想讨论交流数据内容,可加入爱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