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有部分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加入这个大家庭共同完成梦想!具体调剂*策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相关文件精神为准。为方便有意向调剂到石油化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现发布石油化工学院年预接收调剂考生的有关信息。
石油化工学院前身为化工系,是我校年成立之初设立的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无机化工专业和年以后增设的化学工程专业、石油加工专业发展而来。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现建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轻化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首个地方院校(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通过教育部工程认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首批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点、吉林省特色专业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吉林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
拥有化工分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化工过程优化与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化工分离技术与节能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
62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岳国君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交通大学与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车顺爱教授,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德武,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委书记兼总经理李纯,入选年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杨柳等为代表的多名专业人才,为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主要从事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反应技术和新型工艺装备及构件等领域的开发等。
2.化学工艺:主要从事化工系统工程技术、化工过程模拟分析及优化、化工生产成套工艺设计及工艺包开发等。
3.应用化学: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多相催化及催化材料等配套工艺技术开发等。
4.材料化学工程:主要从事新兴化工相关材料功能结构和应用关系的研究揭示功能化材料制备规律等。
5.生态化工:以“三废”治理、生态保护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各种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究,达到降低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6.生物反应与分离工程:针对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以酶、醇类,*酮类、有机酸为研究对象,开展如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亲和分配、亲和层析等分离技术,从事生物反应与分离耦合过程研究;从事从陆地动植物材料中分离提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
7.化工企业管理(Z1):主要针对化工企业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及企业员工的人才规划与战略、职位分析与设计、能力建模与配置,职业发展与培训,薪酬激励与福利、绩效考核与评估、劳动关系与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
8.化工经济贸易(Z2):主要针对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效应、化工产业的组织、化工产业的布局、化工产业。
师资队伍
本学科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6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27人,博士46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1人、吉林省安全专家3人,吉林省环评专家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
科学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获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文章71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8部;授权专利10项;各类科研立项总数达到余项,科研经费多万元。
调剂要求
1.符合我校规定的调入专业报考条件。
2.所有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总成绩和各科成绩必须达到“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年研究生调剂的各项*策。
3.考生初试需考数一或数二。
奖助*策
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元(覆盖面为%)。
2.入学奖学金:元入学奖学金。
4.三助一辅津贴:按照实际情况发放,-元/月。
5.科研奖学金等。
联系方式
学院主页:
研究生院网址:
通讯
联系人:金老师:
张老师:
▼
打开抖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