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年春季学期学生开学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结合相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现将学生开学返校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返校时间
(一)第一批返校学生及时间(年3月3日)
研究生(人)、在国内的留学生。
(二)第二批返校学生及时间(年3月4日)
级本科生(人)及有补考、重修的级本科生。
(三)第三批返校学生及时间(年3月5日)
级本科生(人)。
(四)第四批返校学生及时间(年3月6日)
级本科生(人)。
(五)第五批返校学生及时间(年3月12日)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符合返校条件的暂缓返校学生。
二、返校条件
根据当前学生所处地域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分为正常返校、暂不返校、暂缓返校、返校隔离四大类。符合返校条件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均可正常返校。具体返校条件将视疫情发展和属地管理要求进行调整。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暂不返校:
1.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学生,暂不返校。
2.目前在国(境)外的留学生暂不返校。
3.返校前28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学生暂不返校。
4.原则上毕业年级本科生暂不返校(需要参加补考、重修等原因确须返校的除外)。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暂缓返校:
1.返校前14天内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暂缓返校。
2.返校前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待排除新冠肺炎病*感染且症状消失72小时后再申请返校。
3.返校前14天内与有明显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近期有国(境)外旅居史人员、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密切接触的学生,暂缓返校。
4.返校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含途经、逗留、中转)的学生暂缓返校。
(三)返校途中或到校后,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返校隔离:
1.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咽痛、呼吸困难或腹泻等,特别是体温≥37.3℃,医院发热门诊诊疗且无需住院治疗者。
2.目前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但返校途中乘坐过疫情防控寻人车(班)次的学生。
3.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学生。
(四)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1.返校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含途径、逗留、中转)的学生,须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2.其他根据上级疾控部门要求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
三、返校具体安排
(一)申请审批
学生接到返校定向通知后,立即通过“辅导猫-返校申请”应用提出返校申请,上传吉祥码和通信行程卡截图,并报送返校行程(包括出发时间、到校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车次、途经地等),等待学院审批;学院根据学生申请情况,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辅导猫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审批通知单,学生须凭审批通知单入校。学生应严格按照返校日期要求如期返校,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返校,及时与辅导员老师联系报告。对未经审批、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返校报到的学生,学校将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教育和处理。
(二)返校准备
1.继续坚持健康和位置打卡。查看个人吉祥码颜色状况和通信行程卡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干咳、乏力、肌肉酸痛、咽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等),请主动报告并暂缓返校。
2.减少外出活动。尽量居家不跨地区流动,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展览馆等。
3.备好个人物品。学生需备好足量的口罩和一支体温计(建议首选电子体温计);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适量备好常备药品;途中可随身携带消*湿巾,做好个人消*卫生。
(三)返校报到
1.报到地点
(1)返校设2个报到点,分别是学校北1门、北2门。
返校报到点位于北1门和北2门,具体安排如下:
北1门报到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国际足球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北2门报到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中药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报到程序
(1)返校学生从学校北1门、北2门进校(家长及陪同人员和社会车辆不得进校);学生须按照分流通道和地面标识间隔1米以上,依次排队进校。具体流程如下:
①消*及更换口罩;
②测温及查证;
③健康询问;
④扫码签到;(辅导猫系统扫码,非该批次返校学生无法进行扫码签到)
⑤信息查验;(扫描学生“吉祥码”,查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2)返校学生进入校门后直接前往学院报到处报到(各学院报到处在各学院办公楼前设置)。具体流程如下:
①身份核验;
②测温登记;
③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④发放《公寓入住凭证》;
⑤发放《返校复学手册》。
(3)返校学生凭《公寓入住凭证》、学生证,进入本人所在公寓。
(四)途中注意事项
1.建议具备条件的学生乘坐私家车或拼车、包车返校,尽量避免或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路途中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财物安全。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接触后要用流水及时洗手或用消*湿巾擦拭清洁处理;打喷嚏或咳嗽时,请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若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并及时报告辅导员相关情况。
4.途中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的交流,保持安全距离;要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5.妥善保存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四、返校后注意事项
(一)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
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不得随意进出校门。返校后实行外出申请审批制度,原则上无特殊原因不允许外出离校,确有特殊原因需出校门的,须向辅导员、导师申请,经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和学院*委批准,报学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持出校审批单和身份证、学生证离校和返校。同时,返校后要第一时间到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报告,填写《学生行动轨迹记录表》,并报学生工作部或研究生工作部备案。严格履行进出校门的查证、测温、行踪登记等管控程序。
(二)实行健康晨、午检制度
每天8:00、13:00前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体温进行监测和报送。体温37.3度以上发热者,及时报告辅导员,并根据要求进行隔离医院就诊。
(三)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学生请销假制度,实施缺课追踪机制,对缺课学生进行追踪登记报告,特别要对因病缺课(缺勤)学生进行重点追踪。
学生公寓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须持出入证进入公寓,未经学校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学生公寓。公寓内要求不聚集、不串楼、不串门、不违章用火用电。
(四)活动管理
严格控制校内课外活动,严格控制会议等聚集性活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教育展示交流活动。若确需开展活动的,须向学校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
编辑丨郭万祥
责任编辑丨李晓楠郭万祥
审核丨崔常铭胡爽
吉农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让爱与青春陪你
一起成长
最美的事
不过如此
吉农·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