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农村区域的“金融毛细血管”,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金融服务“三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年1月13日—1月16日,《金融时报》记者前往白城市和白山市采访,在这两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既体会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扎实推进,又感受到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持续优化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吉林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年年末,吉林省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个,行*村覆盖率达到91.92%,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和村屯,实现有需求的行*村全覆盖。累计开立银行结算账户.42万户(其中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5.97万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5万户),累计发放银行卡.57万张,农村地区人均持卡3.27张,布放ATM台,较上年分别增长52%、77%、41%、12%;农村地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用户分别达到.54万户、.5万户、.44万户,较上年分别增长%、%和74%。
吉林在农村支付方面拿到这样的成绩单,得益于人行长春中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作为“一揽子”普惠金融服务的“入口”,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村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同时,围绕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以及乡村治理等需求,将新型支付工具作为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驱动手段,构建了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村支付体系。
支付便民提质保量
在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永胜村,记者见到了村*支部书记王娜。这位有着大专学历的80后女支书身兼数职,她既是村里助农取款点的负责人,又是益农服务站站长,还是该村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宣传员。王娜告诉记者,永胜村户,共计人,常住人口人,贫困户30人,为解决村民小额取款、余额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难题,她逐步将服务点打造成了汇集云闪付、电商、农资代购、农产品代销、农委信息发布、*务宣传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点,聚集了人气、获得了信任,这个助农取款点日渐成为当地村民“有事就找”的服务咨询站。
在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永胜村的助农服务站,负责人王娜正在为村民取现。张宏斌摄
据介绍,王娜积极宣传白城农商行理财金卡、手机银行、云闪付等金融产品,村委会摆放农商行的宣传折页供村民了解,通过白城农商行的手机银行,永胜村村民逐渐全部选择在家缴纳电费,充值话费。在秋收季节,永胜村的村民能够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功能完成卖粮款的收付工作,让百姓足不出户办理业务。此外,村里的综合服务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