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解读郑州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
TUhjnbcbe - 2022/11/12 20:55:00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qncyw.com/show/news?id=74909&page=0

郑州大学:公办、综合类、、双一流、部省合建高校。

同时,目前的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内唯一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连年扩招下,目前它已经超过吉林大学,成为国内在校学生数最多的高校。

1月6日,郑州大学发布了她的《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应家长及粉丝朋友要求,这里老马尝试着为您解读一下,希望能够对我们的高三家长和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郑州大学届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8.71%;硕士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20%;博士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9%。

对于这个数据,老马想要提醒的有两点:1、郑大的规模确实有点“臃肿”了,连续两年在省内招生人数小幅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希望咱河南老乡也能够体谅学校的难处;

2、郑大毕业生的学历构成,本科生占比高达68.71,而博士毕业生仅有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9%。和一些、高校那种研究生占比超过50%(甚至更高)相比,郑大的研究型大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性别结构

学校届毕业生中,男生人,女生人,男女性别比例为0.92:1;分学历来看,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男生人数多于女生;硕士毕业生则是女生人数多于男生。

很多人印象中,和河南师大女生较多相反,郑大男生居多。真实的数据,不是那么回事。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硕士研究生中,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反而是女博士人数低于男博士。这在多所高校发布的报告中,都有类似的现象。为什么?

难道是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吐槽,影响了女生们的继续求学之路?

(三)生源结构

学校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河南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70.98%;外省生源中,占比前三位的是:山东、河北、安徽。

对于这个数据,老马只想说,郑大为了河南考生,真的是拼了!试想一下,没有郑大、河大每年的省内招生人数,河南的双一流录取率,会惨到什么样子?

一声叹息!

第二部分:毕业去向

关于这一部分,我们重点分析它的本科生就业去向问题。实话实说,郑大的研究生,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校届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升学情况,特别是它的本科生的就业以及升学去向问题。

本科毕业生:学校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39个学院,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占比较高的学院为建筑学院(54.81%)、护理与健康学院(51.64%)、管理工程学院(46.39%)等;深造占比较高的学院为公共卫生学院(78.86%)、哲学学院(73.91%)、医学院(67.80%)等。

对于这份本科生就业情况,一方面想要为郑大点赞,有勇气!负责任!高达四个学院,本科生协议和合同就业人数个位数,就这么公布出来了!

另一方面,它反应的是真实的就业现状。这一点,对于我们高三考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特别重要。

之前老马曾发过一个视频,提醒我们的考生,如果一定要选择法学专业,务必要做好考研的准备。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更加过分的说法。看看郑大法学院高达50%的待就业比例,高居榜首,还不明白吗?这不单单是郑大的问题,是法学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严重的供大于求。

另外,就是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两个艺术类学院,灵活就业占比远超50%。想要提醒的是,艺术之路,真的没有那么好走,特别是满怀明星梦的一些学妹们,清醒一点。尽管我们说要有梦想,但真的没有必要把自己限制得太死。

第三部分:境内升学情况

升学人数及比例: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人,升学率为38.08%。硕士毕业生境内升学人,升学率为9.59%。

郑大本科生境内升学率38%,加上境外升学部分的人,总的升学占比为41%左右。这个比例,尽管说和“两电一邮”这种行业性大牛校70%以上的升学率相比,差距明显。但在综合性高校中,这一数据并不低!当然,不要拿北大、武大、浙大这种综合性高校去比较,别人是级别的大牛啊!怎么比?

第四部分:签约(协议和合同)就业流向

(一)就业省份:学校届的毕业生,主要选择在省内就业(52.55%)。其中,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分别为36.94%、64.40%、87.12%。此外,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占比分别为6.82%、4.88%和4.73%。

这个数据,对于网络上一些人长期以来说什么郑大是“学历加工厂”,就是为外省市培养人才的说法,可谓是给与了有力的回击;特别是博士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高达87.12%!

其实从省内就业的人数占比连年增长这一情况来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一点,这些年河南的发展情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认可。

一方面,我们讲,到哪里工作,都是为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但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一个省份最牛的高校,都留不住自己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只能是省内的就业环境本身有问题;老话讲: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个人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二)签约行业

学校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卫生和社会工作”(19.12%)、“制造业”(14.31%)及“教育”(13.68%)行业。

(三)签约单位性质

学校届本科毕业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27.27%;“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25.90%。

(四)重点单位就业流向

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就业,主要去往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企,以及其他一些具有行业优势地位或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其中进入世界强企业就业的,有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18.77%;进入中国强企业就业有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19.66%;进入中央*府监管国有企业就业的,有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15.25%。

部分数据

这里多提一下,很多家长和考生比较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读郑州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